铸铁平台经过两次人工退火,具有抗磨,高温,等特性,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这种退火次要用来消弭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剩应力。假设这些应力不予消弭,将会引起钢件在年光当前,或在随后的切削加工过程中发生活气发火变形或裂纹。主要适用于工业设备中的测量,检验,划线等。还可以用于机床机械装配、检验测量基准,检查零件的尺寸精度或行为偏差,并作装配、焊接、划线,在机械制造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铸铁平台在液态、凝固态和固态冷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体积减小现象,称为收缩。因此,收缩是铸造合金本身的物理性质。
收缩时铸铁平台产生缩孔、缩松、热裂、应力、变形和冷裂的基本原因。金属从液态到常温的体积改变量称为体收缩。金属在固态是由高温到常温的线尺寸改变量,称为线收缩。
一、凝固收缩是指从液相线温度到固相线温度金属所发生的体收缩,对于在温度下结晶的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凝固收缩只是由于合金的状态的改变,而与温度无关。具有结晶温度间隔的合金,凝固收缩不仅与状态有关,且随结晶温度间隔的增大而增大。液态收到和凝固收缩时铸铁平台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基本原因。
二、固态收缩自固相线温度冷却到常温,铸铁平台各个方向上都表现为线尺寸的缩小,对铸铁平台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影响大。也是铸铁平台产生应力、变形和开裂的基本原因。
三、液态收缩充满铸铁平台铸型瞬间,液态金属由所具有的温度冷却到开始凝固的液相线温度的体收缩称为液态收缩。(合金过热度、合金本身性质等对液态收缩有较大的影响)
铸铁平台冷去过程中发作的铸造应力超过了材料在该温度下的服从强度,发作残留变形精度测量用的基准立体,在机器制作检验中也是不可短少的根蒂立体量具。铸铁平台是用于工件检测或划线的平面基准器具。铸铁平台工作表面不应有砂孔、气孔、裂纹、夹渣及缩松等铸造缺陷
经过时效处理的铸铁平板铸件具有一下优点:
一、可以降低铸造、铸件焊接、机械加工等残余应力,铸铁平板铸件尺寸稳定。
二、可以提高铸铁平板铸件的强度、硬度和抗磨性,提高铸件综合性能。
铸铁平板的人工时效过程:
一、加热
铸铁平板进行低温退火时,加热很缓慢,以避免由于铸铁平板本身壁厚不同,温度相差太大,以致有新的内应力产生。在实际工作时,根据铸铁平板形状的复杂程度,加热速度一般都选定在60~170℃/h的范围内,并应采用冷炉或低温炉加热。加热温度经常选择550~600℃范围内。提高加热温度不仅可以缩短保温时间,并且可以比较地残余内应力。但是加热温度超过500℃,可能有部分渗碳体发生分解(尤其是铸铁中含硅量较多时),破环了由铸造所获得的组织与性能,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所以,只有当铸铁平板强度要求较低而又允许降低硬度时,退火温度可以提高一些,例如,提高到500~600℃范围内。但是,当铸铁平板的硬度不允许降低时,则应根据铸铁平板中之含硅量大于或小于2%,退火温度分别在450℃及500℃左右进行。
二、保温
保温时间充足,以铸铁平板各个部分加热到规定的温度,一般约为4~10h,而且保温时间与铸铁平板的形状、大小、技术要求以及加热温度和装炉量等都有直接关系。
三、冷却
铸铁平板以很缓慢的速度冷却至150~250℃才可以出炉,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炉冷(冷却速度25~75℃/h)到150~250℃以下,出炉空冷。
铸铁平板结构分为双围型、单围型、箱型,在铸件的连接或转弯处,应尽量避免金属的积聚和内应力的产生,壁厚与壁薄相连接要逐步过度,并不能采用锐角连接,以防止出现缩孔,缩松和裂纹,铸铁平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理论重量的偏差,按照标准要求重量误差一般不得超过重量的5%,否则会影响铸铁平板的使用。
铸铁平板的热处理也就是俗称的人工时效处理。铸铁平板铸件在加工前,由于其自身的力学特性,内部有内应力存在,随着时间的长短,它会慢慢的释放出来。如不经过人工干预,即使加工精度再高,随着内应力的释放也会改变其尺寸。人工时效处理就是在加工前,将铸铁平板铸件进行退火处理。
铸铁平台是检查机器零件平面度,直线度等形位公差的测量基准,也可用于零件划线研磨加工,安装设备等用途。是检验机械零件平面、平行度、直线度等形位公差的测量基准,也可用于一般零件及零件的划线、铆焊研磨工艺加工及测量等。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对铸铁平板尺寸精度保持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工件检验、测量的基础工作面以及有精度配合要求的其他工件,铸铁平板的变形将会直接影响工件的测量精度,同时,它们在加工、运输及装配等过程中产生变形,将给生产带来许多困难。